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百度
2
今日热点
3
微信公众平台
4
贴吧
5
opgg
6
dnf私服
7
百度贴吧
8
知乎
9
dnf公益服
10
百度傻逼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?检方回应
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?检方回应
那些内心强大的孩子,童年被允许做过这1件事
波罗的海,电缆断裂!
关晓彤突然官宣喜讯!粉丝欢呼:恭喜啊,终于等到这一天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卡片写作,拼的是这两点
原创
阿湘
阿湘成长日记
2022-10-20
收录于合集
#写作
8 个
#知识管理
5 个
#自我提升
14 个
说起来写作方法,卡片笔记写作法一定有一席之地。
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写作方法,先收集某个领域的大量信息,打标签或者分类,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关联,形成主题,最后从中提炼出选题,补充一些说明信息,就成文了。
听起来像那么回事,但是真的靠谱吗?学会了它,真的可以学会写作吗?nonono,其实,在一开始时,你真的很可能:
笔记库里,积累了一堆杂七杂八的笔记,过段时间再回顾,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印象;
收集信息时,不知道该打什么标签/放进什么分类里,担心随便打会太乱,之后不好整理;
整理笔记时,只顾着打标签或者做分类,等到想找出某条仿佛记过的笔记,却不记得它在哪里了
......
既然如此,为什么还有大牛们在推荐和践行呢?可见,它并不是真的不靠谱,是你还没有真正懂得它。
链接,才是卡片笔记的核心
我在flomo里践行卡片笔记写作法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。从去年3月的零碎记录,到在去年7月读了《卡片笔记阅读法》后开始践行以输出为导向的卡片式记录,再到建立笔记标签体系,标签体系又从按工作、生活、学习结构划分,到按输入、输出场景划分,再到以阶段性目标划分......
去年11月对于标签体系的一个复盘:
Flomo使用全指南:一切从记录开始
今年1月为了解决只记录不整理的问题重新梳理了一遍标签:
最近,我是这么整理笔记的
后来又改成了一次:
1、以自我目标为核心,把工作、学习、生活、兴趣作为分类(比较固定),以具体目标作为细分分类,比如nps调研,保证笔记和目标有关
2、把知识领域(设计、技术、沟通等)作为标签(可以灵活),作为补充,保证扩展性,每每遇上新的知识领域,都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,也可以考虑放进来,另外要和信息源(包括书单、各种app里的收藏)中的分类保持一致
这样反反复复迭代了很多次,直到这周,我才意识到标签并不是记笔记的核心,那核心是什么呢?做链接。
其实,琢磨标签体系应该怎么搭建是会把自己给框住的,陷入”我得搭建好一个完善的标签体系才能开始记录“的怪圈,而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笔记本身上。
在搭建完成后,又往往只顾着通过打标签来整理笔记,而忽视了这是一个不太费脑子的行为。相比之下,做链接需要思考笔记之间的相似性,对于笔记的整理效果会更好。这条笔记是对某个产品的思考,那我给它打上标签【产品思考】就是手指动一动的事,而如果尝试建立链接,我会开始思考:我过去有记过类似的笔记吗?它可以和那条笔记放在一起?这会让我更专注于对笔记的消化和吸收。
当然,形成链接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:
1、一个知识卡片一定要有主题,作为对卡片内容的概括,形成一个网状中的点;
2、知识卡片一定要拆细,这样方便后续建立网状链接。
为了尽快消化新的感悟,我连夜整理出了一张整合了多张卡片的大卡片,它由每个小卡片的主题内容汇集而成。
至于要多久做一次链接呢?如果在记笔记的时候马上就联想到了之前的笔记,那么就马上关联起来;如果一时半会没什么想法,就先记着,找个固定的时间统一处理,最好是一周内至少处理一次,这样不容易遗忘。
总之,要保证笔记管理对你是真的有帮助的,你在使用它的过程中思考效率是真的有提升的,如果暂时还达不到,就先按当前的方式记着,慢慢迭代。
写作,要收集足够多的卡片
卡片笔记法里有一个关键点“要明确一个领域”。回顾过去这段践行经历,我可以很坦白地说,我并没有做到。
我关注的领域太广、太分散,又常常在这个领域才积累2~3张卡片就想着提炼选题,进行输出,以至于得花两三个星期来收集资料补全文章,非常耗费精力,这样产出的文章也更接近于对他人观点的拼凑。
所以,我又设立了一条规则,至少要有10张同领域的知识卡片,再考虑提炼出选题。
其实,我也有过自上而下写文章的例子,从日常的聊天、观察和体验中收集信息,并总结出观点,再结合在一些书中看到并消化过的设计概念,成功写出了一篇分析网易云情感化设计的文章,从最初相关知识卡片的记录到最终的成文,有长达半年的时间。
只是我践行的次数还不够,还没有内化到骨子里,我常常忽视了时间累积的重要性。独立且有一定深度的观点来自于对一个领域的反复输入、思考和输出,它需要时间的酝酿,急不得。
至于一条卡片要如何记,可以采用【主题】【标签】【想法】【来源】展开,【主题】是对于卡片内容的提炼,【标签】是打上卡片所属的领域以便于记忆,【想法】是你对于输入信息的总结和重新表述,【来源】则用于标注卡片的出处,方便回溯原文。也不一定每个要素都要有,核心是确保你消化了这张卡片,当你需要时能找到它。
写在最后
总结下来,以输出为导向的知识管理流程:卡片记录(明确主题+复述+标注来源)----->隔天整理、组合一次卡片池----->某个领域积累到5~10张时就考虑提炼选题,完成初稿----->发给一起写作的朋友点评下,有助于发现自己看不到的问题,根据建议修改,并再去收集素材----->成稿发布;
不过,任何方法任何流程,在初期用的时候,都是不靠谱的,都会遇到不少问题。
但是,没关系,只要我们能持续地使用、总结、迭代,方法会不断进化,逐渐靠谱起来,最终成为我们成长路上所向披靡的利器。
那么,就用迭代思维来践行卡片写作方法,先跑出个mvp来吧~
- End -
你好,我是阿湘!一个在产品和内容创作路上持续成长的女孩。
这里将与你分享我的产品心得、成长故事和生活体验。期待与你共同成长~
欢迎来留言区一起交流呀。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